華得森CTC檢測常見問題及解答
樣本類型:外周靜脈全血;
樣 本 量:棄除初始2ml左右外周血,避免皮膚表皮細胞干擾;再采集5-10ml外周血作為檢測樣本。
1.CTC檢測所需樣本類型和樣本量?
CTC檢測可以實時監測腫瘤的狀態,提早預警腫瘤復發或轉移、評估治療療效,從而幫助患者和醫生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實現腫瘤的個體化治療。
2.CTC檢測有什么臨床意義?
不需要,正常飲食對CTC檢測無影響,但是盡量早晨空腹或飲食前采血。
3.CTC檢測時,取樣是否需要空腹?
不同于影像檢查的輻射副作用,CTC檢測只需要抽取患者血液即可,對患者沒有任何副作用。如果有貧血的患者,建議抽血后及時補充營養。
4.CTC檢測對患者是否有副作用?
一般情況下,治療前,建議檢測一次;治療期間,建議每個治療周期結束后檢測一次,評估治療效果;治療結束后,建議每三個月檢測一次,監測腫瘤狀態。CTC 的檢測需要重復多次以最大限度達到實時、 動態監測的目的。 CTC 檢測可應用于治療的前、中、后三個階段。具體檢測時間請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制定合理的監測頻次與周期。
5.CTC檢測多久檢測一次?
不是。CTC只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形成轉移灶。即CTC數量較大或者CTC數量大幅增加時,腫瘤復發轉移的風險較大。若能通過CTC檢測實時監控腫瘤的發生發展,就可以幫助醫生盡早的采取治療手段,降低患者腫瘤復發轉移的風險。
7.檢測到有CTC就表示腫瘤會轉移嗎?
需要。現階段CTC檢測只能輔助腫瘤檢測治療,不作為腫瘤診療的唯一依據。臨床仍然需要結合影像學檢測和組織活檢等常規手段來綜合評估和判斷患者的病程狀態。
6.做了CTC檢測是否還需要做其他檢測?
第一、若為輸液階段的患者,需要在輸液前進行采血;若為評估治療療效的患者,建議在治療前采血,或者治療后根據臨床需求采血。
第二、每個患者的采樣管必須標記好樣本基本信息,如患者姓名、年齡或床位號等,并且與樣本信息登記表對應。
第三、所有血樣在使用前都必須置于18-30℃下,切勿冷藏或者冷凍,保證樣本的均質性。
第四、使用肝素抗凝CTC采血管的樣品室溫貯存不得超過6 h,盡量避免分層;使用CTC專用管的樣品室溫貯存不得超過30 h,盡量避免分層。
8.CTC檢測樣品采集和貯存有哪些注意事項?
我公司的循環上皮細胞檢測試劑盒所使用的血液樣本是患者外周血,即上臂肘部外周靜脈采血。
首先棄除最初始的 2mL 外周血,因為初始 2mL 外周血中存在皮膚刺破而入血的人皮膚表皮細胞,可能導致產生假陽性。然后再抽取 2mL(或4mL,或7.5mL) 外周血用于CTC 檢測。
CTC檢測樣本采血管與樣本貯存要求:醫院常用的肝素抗凝、EDTA 抗凝管、ACD管均可用于CTC檢測血液樣本的采集和貯存,采集后的血液必須室溫貯存(18-25℃),切忌置于碎冰之中或置于2-8℃冰箱冷藏,如果短時間內不能及時檢測,則需要使用我們特殊的CTC 采血管(長效管),可以保證48h內CTC性能穩定。
針對處于輸液階段的患者,建議在輸液前進行采血。針對處于治療階段的患者,建議在治療前采血,或者治療后根據臨床需求采血。運輸過程中出現溶血/乳糜狀態的血樣不適合CTC 檢測。血常規異常的血液樣本不適合CTC 富集檢測。用于CTC 檢測的血液樣本要明確沒有感染性病原體。
9.華得森CTC檢測方法對樣本有什么特殊要求嗎?
我公司 CTC 檢測分析技術平臺主要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鯡魚骨結構微流控納米芯片、鏈霉親和素生物素級聯放大系統、優化改良的捕獲抗體、不斷升級的高效微流控富集儀器設備,確保CTC較高捕獲效率;
用血量少,最低樣本量僅需2mL,更適合腫瘤實時動態監測;
重復性好,穩定性強,靈敏度高;
臨床符合率高,適用范圍廣,更適宜腫瘤臨床輔助診斷;
核心專利技術,自主知識產權;
CTC具有細胞活性,為CTC細胞培養、CDX模型構建、體內和體外藥敏試驗奠定基礎;
能夠與下游檢測技術靈活對接,可以便捷靈活地進行FISH、QPCR 和NGS,為個體化用藥提供輔助診斷;
可實現CTC單細胞分離,為單細胞研究和應用分析奠定基礎。
11.你們CTC富集檢測產品特點與優勢有哪些?
CytoSorter CTC 富集檢測,從樣本處理到熒光顯微鏡觀察,整個實驗操作時間大約4個小時。CytoSorter CTC富集儀器上的富集時間僅35-40min,我們一臺儀器每天能夠處理的樣本量是 3-5 個。每個樣本熒光顯微鏡觀察的時間可能需要2 個小時左右。
因為樣本送檢的時間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而且每天都有樣本檢測,所以,我們無法確保當天出具檢測結果報告。我們一般給客戶或患者承諾五個工作日內出具CTC檢測結果報告。
10.你們的CTC 檢測實驗需要多長時間,當天可以出報告嗎?
① 目前文獻報道的CTC 分離富集的方法不下50 種,有體內內置捕獲(比如德國Gilupi 公司的CellCollector),大部分都是體外分離富集,這些技術根據分類方法的不同,又分為不同的種類,比如陰性去除富集法和陽性捕獲富集法,根據CTC 細胞的物理性質的檢測方法,根據CTC 的免疫特性的特異性捕獲方法等等。總體上來說,目前市場上成型的CTC分離富集產品都是兩種,甚至兩種以上分離富集方法的結合。
②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是磁珠免疫捕獲加免疫熒光染色的方法、膜過濾方法來富集檢測CTC,磁珠法前期對CTC 的傷害較大,很難獲得活的CTC 細胞,捕獲效率也相對不高;膜過濾法會漏檢體積較小的CTC,細胞形態較差,生化染色不被臨床認可。這兩種方法的血液用量均是7.5mL 左右。
③ 我公司的微流控芯片免疫捕獲加免疫熒光染色法,屬于陽性富集(正向富集)特異性免疫捕獲檢測范疇,我們的優勢在于臨床符合率高,重復性好,穩定性強,靈敏度高,捕獲率高;血液用量比較少,僅需2mL;捕獲的CTC 具有細胞活性;可以進行單細胞分離;可以與大多數下游檢測技術相結合,用于臨床個體化診斷。
12.你們的產品與市場上現有的分離技術相比有什么優勢?
腫瘤確診的金標準是組織病理。CTC檢測結果不能作為決策性臨床分析依據,須結合患者的影像學、腫瘤標志物、血常規、病理學等檢驗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由臨床醫生對患者的狀態做綜合評估決策。
13.能不能用CTC檢測結果確診腫瘤?
1)CTC是一種泛癌種腫瘤標志物,CTC 的出現早于常規糖蛋白類、酶類等腫瘤標志物,最先進的影像學PET-CT 在發現腫瘤病灶(0.5mm)之前,外周血中已經存在CTC。所以,從理論上來說,CTC 檢測是可以用于腫瘤早期篩查,也適合做高端健康體檢。
2)微流控納米芯片是目前最先進的 CTC 富集技術,超高的靈敏度、特異性、穩定性、重復性和準確性,是最適合開展腫瘤早期篩查和健康體檢的CTC技術,一些CTC 企業,包括我公司也在積累CTC 輔助腫瘤早期篩查和健康體檢大數據。
3)我們公司已經做了 500 多例健康人群CTC 檢測,300多例各種腫瘤早期患者、良性疾病患者CTC 檢測,數據顯示,健康人群、良性疾病患者CTC 數量大多小于2 個,腫瘤患者普遍高于2個CTC。
4)現階段,我們可以嘗試使用我們CTC 富集檢測分析技術平臺開展CTC 腫瘤早期篩查和健康體檢,并給出遺傳建議性結果報告,僅供臨床參考。
5)CTC可以更前瞻性預測腫瘤發生風險,但CTC檢測結果不能單獨作為決策性臨床分析依據,還需要結合患者的近期影像學、腫瘤標志物、血常規、病理學等檢測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由臨床醫生對患者的狀態做綜合評估決策。
15.你們的CTC 檢測產品是否可以做腫瘤早期篩查?是否可以用于健康體檢?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分別在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膽管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鼻咽癌、下咽癌等頭頸腫瘤、骨肉瘤等18種實體腫瘤,將近33個亞類,各類良性疾病和健康人群外周血液樣本CTC檢測。CTC在各癌腫檢出率范圍68.8%~ 88.7%,均具有一定的臨床診斷價值。
目前我公司主推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和肝癌CTC檢測臨床應用,現階段這四種腫瘤各種臨床應用研究比較成熟,數據比較充分。我們自己在這四種癌癥做的臨床數據也是最多的,臨床價值和意義比較明確。
14.華得森 CTC檢測產品適用的癌種有哪些?
① 微流控芯片法CTC 富集效率高,捕獲的細胞數量相比其他同類技術要多,而且細胞完整性好,具有活性。所以我們可以做細胞培養,做體外或體內藥敏試驗。
② 在臨床上,我們的產品可以和熒光原位雜交(FISH)檢測高效結合,大大縮短FISH 檢測時間。
③ 同時,我們的微流控芯片富集CTC 可以進行單細胞分離,可以做測序或QPCR或DDPCR,指導個體化用藥。
16.華得森 CTC檢測能不能靈活對接下游檢測技術?
① 華得森 CTC 富集檢測平臺是目前國內少數可以與下游檢測技術靈活對接的CTC 富集檢測平臺,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做基于FISH、QPCR、DDPCR和測序等技術的分子/基因檢測;
② CTC 既來源于原發灶,又來源于轉移灶,其遺傳信息完整,與組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已經有大量研究證實在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腫瘤上,CTC 基因檢測可以指導個體化靶向用藥;
③ 華得森 CTC 檢測已經做了初步驗證工作,通過EGFR 基因突變檢測輔助吉非替尼、奧西替尼等靶向用藥,證實是可行的。但我們的檢測結果僅供臨床參考,臨床還是要以組織的分子病理結果為金標準,根據腫瘤診療指南,進行靶向用藥指導。
17.華得森 CTC 檢測產品能否做分子/基因檢測,是否可以指導靶向用藥?
表1 CTC與ctDNA對比
18.現在市面上有針對CTC 的產品和ctDNA 的產品,這兩個有什么區別?分別介紹一下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① CTC (Circulating tumor cell,循環腫瘤細胞)是指從實體瘤中脫離出來并進入外周血液循環的腫瘤細胞。ctDNA(circulating tumor DNA,循環腫瘤DNA)是由腫瘤細胞凋亡碎裂釋放到血液循環系統中的DNA 片段。
② 循環腫瘤細胞(CTC)是從腫瘤上脫落的活細胞,可能代表了腫瘤遠端轉移的種子;循環腫瘤DNA(ctDNA)則是來自腫瘤凋亡細胞的遺傳物質,通常以DNA 短片段的形式存在,ctDNA往往含有腫瘤基因突變信息。
③ ctDNA 不僅僅是指標,似乎還與“腫瘤負荷”有關,其水平隨疾病嚴重程度而升高。此外,一些早期的癌癥也能檢測到ctDNA,表明不僅可使用ctDNA 來監控現有的癌癥,還能作為篩查工具。ctDNA 作為篩查工具,也面臨一些潛在的問題。目前還不清楚ctDNA 在不同的癌癥類型、分期和患者中的普遍程度。即使檢測到ctDNA,也不清楚是體內哪里產生的,或者即使檢測到的突變與腫瘤存在一定關聯,也需要后續檢測。
④ CTC 分析使用的是基因組完整的細胞,可以進行細胞形態顯微觀察,可以研究每個細胞的基因組、轉錄組、表觀組和蛋白組等,CTC 分析可以獲得比ctDNA 分析更全面更豐富的遺傳信息。
⑤ 不過,對于液體活檢而言,問題并不在于選擇CTC 還是ctDNA。兩種標志物能提供互補的信息,作為臨床工具都有市場。“腫瘤醫生以及監管部門對液體活檢的概念了解得越多,對每個人都是雙贏的--對患者、對醫生以及對制度本身,因為這將使得發病率更低、并發癥更少,并改變早期治療,對患者有利。”
PET-CT 是最高檔PET 掃描儀和先進螺旋CT 設備功能的一體化完美融合,臨床主要應用于腫瘤、腦和心臟等領域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PET 提供病灶詳盡的功能與代謝等分子信息,而CT 提供病灶的精確解剖定位,一次顯像可獲得全身各方位的斷層圖像,具有靈敏、準確、特異及定位精確等特點,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體狀況,達到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的目的。目前國內PET-CT 檢測費用為7500-10000 元,PET-CT 檢測前,需要先吞服具有放射性的顯影劑,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而且每年只能檢測一次,缺乏實時動態監測功能。
相對于 PET-CT 來說,CTC 檢測更加機動靈活,雖然不能像PET-CT 一樣能夠直觀體現腫瘤位置、大小,但它可以從微觀體現腫瘤的發生發展變化,還可以指導個體化用藥。可以說,CTC 檢測與PET-CT 檢測,一個是微觀層次,一個是宏觀層次,各有優勢,均是腫瘤診療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
19.CTC 與PET-CT 的對比,有哪些優勢?
1)實驗空間環境
CytoSorter CTC檢測項目開展對實驗環境要求不高,一般開放環境即可。必須具有熒光顯微鏡結果觀察暗室。
2)儀器設備配置
除了華得森 循環腫瘤細胞分析儀外,還需要倒置熒光顯微鏡、冷凍梯度離心機(至少3000rpm)、常溫梯度離心機(至少3000rpm)、不同規格微量移液器(0.1-10ul 、0.5-20ul 、20-200ul 、100-1000ul)。
3)實驗設施:
儀器實驗臺:常規試驗臺或同等規格的實驗桌,可擺放CTC檢測儀器[ 565.06mm(h) x 340.8mm(d) x 271.8mm(w) ]和筆記本電腦(30cm*19cm),即儀器放置和運行實驗臺的長度需要120cm左右,寬度需要75cm左右。
配液操作臺:CTC檢測試劑配液和反應的實驗臺盡量長度在150cm左右,寬度75cm左右,最好具有可供單人或雙人操作使用的生物安全柜。
實驗坐椅:2-3把坐椅。
生物垃圾桶/生物垃圾袋:用于Tips、手套、吸水紙、廢液、廢棄采血管、廢棄離心管等的貯存。
4)電器設施:
儀器運行實驗臺附近至少具有一個常規3孔插座(儀器工作電壓:220v)。
配液操作臺附近具有一個常規兩孔插座,用來運行Mini離心機。
-20℃低溫冰箱和2~8℃冷藏箱,具有冷凍冰袋空間和貯藏試劑空間。
5)輔助檢測用品:科室盡量具有蓋玻片(24*60mm)、封片膠、甘油等,防止正置熒光顯微鏡需要剝離PDMS膜來觀察結果。
22華得森CTC富集檢測項目開展,需要具備哪些實驗條件?
1)必須使用有產品批準文號,并經國家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機構檢定合格的體外診斷試劑,以及合格的一次性采血器材,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
2)血液檢測實驗室負責人能有效地組織和實施血液檢測業務工作,并對血液檢測過程、檢測結果負責。
3)實驗室應當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其掌握實驗室最新血液檢測技術規范、操作規程以及生物安全防護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并進行考核,經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
4)根據血液檢測流程和檢測項目分設檢測作業區,包括樣本接收、處理和貯存區,試劑貯存區等,不同類型檢測項目作業區。其他特殊區域的布局應符合相應的要求。
在有血液或其他可能具有傳染性接觸的工作場所禁止進食、喝水、吸煙、使用化妝品或唇膏及佩戴隱形眼鏡。
5)血液檢測實驗室有限入措施,符合所有進入條件的人方可進入工作場所和實驗室。應在通道上貼上書面聲明和程序以使符合進入條件的人了解到可能存在的生物危險。
6)所有涉及血液或其他可能具有傳染性的血液樣本的操作程序應以盡可能減少發生飛濺、噴灑或成滴可能性的方式進行,并做好個人生物安全防護。
7)應建立和保持完整的血液檢測相關記錄。記錄的種類至少包括標本登記、保存、銷毀記錄,試劑管理,質量控制記錄,設備運行維護和校驗記錄,實驗室安全記錄,醫療廢棄物處理記錄等。
8)所有廢棄的血液樣本或采血器材應置于專用的和有標記的用于處置危險廢棄物的容器內并安全運出實驗室。
9)實驗工作完畢,將個人防護裝備放在指定位置,并進行洗滌、消毒處理。
21.如果在病理科開展CTC檢測項目,血液樣本該如何處理,確保生物安全?